行业动态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7-15 09:59:10
   

优化营商环境要有特定指向和客观标准

  数字经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数字经济首先要建构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在当下集中体现为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流营商环境对应的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营商环境建设从“基础性配套”向“高水平引领”的跃升。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一流营商环境互为条件、彼此依存,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流营商环境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意义上的一流。市场化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基础性要求;法治化是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石;国际化既是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

  一流营商环境的营造,要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先进水平,同时也要有特定指向和客观标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此外,一流营商环境的评价要以各类经营主体的满意度为导向,有关部门要瞄准各类经营主体在投资兴业中的困难和问题实施改革、出台政策。

数据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革新和提升,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体现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突出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生产关系层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新型关键生产要素,正通过多种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据不仅能赋能传统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还能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推动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优质土壤”。

  然而,数据要素在赋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健全、数据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构建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数据人才队伍、数据安全制度、数据国际合作等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持续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与政策优化,中国有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以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加快协同创新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数据,协同创新需要以高质量数据作为纽带。

  目前,工业数据市场发展仍显滞后,制约因素主要在3个方面:一是数据质量有待提升。设备协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源头质量参差,企业数据管理基础薄弱,致使数据价值可信度不足。二是数据价值转化不明显。数据应用多停留在基础监控层面,预测预警优化等深层价值挖掘不够。三是数据流通共享不畅。存储分散、系统兼容性差阻碍数据互联,安全顾虑与高昂的平台成本抑制了共享意愿。

  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路径。

  强化制度引领,开展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路径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差异化指南,分层分类指引方向。健全标准体系,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标准框架,研制共性标准,突破元数据管理、数据标注等技术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国家—行业—企业”协同体系,提升制造业协同效率。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交互通道,实现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数据贯通。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供涵盖数据登记、清洗、治理、托管、标注及算力支持等全流程服务。

打通数据供给、挖掘、流通、应用全链条

  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依托数字技术的进步,形成数据技术、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及流通模式。推动数据“供得出、挖得深、流得快、用得好”是构建这一经济形态的关键。

  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分散于个人、企业、公共机构,数据供给需要平衡隐私、安全、效率与效益。国家数据局做好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于2025年3月1日上线,登记主体涉及面广,登记内容覆盖广泛,登记数据资源价值高。未来,随着数据产权、流通交易等制度完善,个人与企业数据供给将获得更坚实保障。

  各地数据交易所积极探索,北京构建“数据专区”服务垂直行业,上海打造“数商”生态完善服务体系,深圳推动数据集赋能人工智能。当前数据市场仍处起步阶段,交易机构定位与盈利模式尚待探索,未来将出台政策支持数据交易所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培育用数习惯,让数据产品“物有所值”。政策发力点包括政府补贴、完善定价与质量检测机制、健全配套服务,提升购数方信任度与满意度。

  打通数据供给、挖掘、流通、应用全链条是长期工程。期待各方协同发力,共促数据生态繁荣,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巩固和发展数字经济优势

在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立足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和国际治理三大维度,构筑发展新优势。

  从历史演进视角来看,数字经济时代正推动生产要素、产业形态和竞争范式的深刻变革。具备技术前瞻性和敏捷转型能力的企业方能把握发展机遇,国内外科技企业已在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同时,科技革命的影响巨大,每一次科技革命均引领新一轮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生产力体现为人们支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其所处的时代中可实现的具体劳动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递进,不仅生产要素的范围有所拓展,要素更容易表现为独立性的影响因素或载体,不同要素的管理、组合难度大幅增加。

  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体现为:其一,创新与市场协同演进。新兴科技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发展,传统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其二,要素结构深度重构。数据要素与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因素。其三,新兴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活力和发展优势,更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地位。

  我国要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在数字经济上的优势。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重点推进5G网络、智能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创新生态培育方面,通过建设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数字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具身智能引领数字经济新变革

  具身智能通过赋予智能体物理感知与行动能力,试图突破传统人工智能的局限。

  其关键技术包括:多模态感知系统、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决策控制等。这种“身体+智能”的范式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产生了“物理世界数字化—数字指令实体化”的双向闭环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可观。具身智能凭借环境交互、自主决策和持续学习能力赋能多领域:在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80台智能跨运车使码头吞吐量提升130%;三一重工通过200多个具身智能单元实现生产数据实时映射、工艺参数自主优化……

  具身智能正在催生三大革命性变化:在生产领域,比亚迪“透明工厂”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在服务领域,日本“海茵娜机器人酒店”140台服务机器人承担着90%的运营工作;在创新生态上,OpenAI开发的Figure 01机器人可通过自然语言学习新技能。

  具身智能催生出的“具身经济”新业态也面临物理安全、数据主权、就业结构调整等挑战。

对此,建议构建“智能基座”,设立国家级具身智能训练场,开放工业场景测试数据;完善治理框架;推动机器人协同。我们要携手把握这个机器获得“身体”、人类拓展“智能”的伟大时代。

推进算力、数据、算法一体化发展

  河北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融合推进算力、数据、算法一体化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筑基算力高地。加快建设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2024年河北在用算力规模达35.2百亿亿次/秒(EFLOPS),综合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率先构建一体化算力网平台体系,实现算力的统一纳管和运营。

  强化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公共数据归集,2024年归集8000亿条,2025年实现一张表单常态化归集。加快保定国家标注基地建设,集聚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全省标注企业达138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1.2亿元。编制“公共数据要素流通全生命周期动态安全防护体系一张图”,正在制定动态安全防控指引总则,设计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开放、授权运营、销毁8个环节防控细则,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合规流通利用。

  人工智能赋能发展。联合科研院所、高校、AI企业及省内行业龙头单位,在钢铁、化工、医药等26个领域研发垂直大模型292个,237个已落地。

促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如何既让其释放价值,又保护个人与机构的隐私,成为市场发展关键。我国自2020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文件,逐步构建起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政策体系,湖南省积极响应,从2020年开始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政策,2025年出台《湖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湖南省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拥有新型大数据交易场所——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初步形成“1个综合标注基地+N个行业标注基地”的产业格局。

  面对个人数据确权模糊、交易平台保护机制不足、隐私保护能力滞后等问题,应进一步推动个人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技术创新协同,促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加快个人数据确权,挖掘数据商业价值。建立数据分级确权制度,明确所有、使用、收益三权边界,推行资源持有权登记;发布医疗、文旅等领域合规应用场景目录,探索建立个人数据商业应用白名单。完善数据交易机制,打造典型行业示范。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在劳务用工、医疗等领域开展交易试点;重点在工业制造、普惠金融等领域培育数据要素生态。加大隐私保护力度,增强数据交易积极性。应用区块链实现交易全程可追溯,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探索个人数据资产凭证制度保障主体权益,编制标准化交易手册提升效率。



版权所有: 恒巨科技有限公司 | 营业执照公示 | 技术支持:三猫网络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岛中原数据产业大厦16层   备案号:豫ICP备190340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