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管理五大核心···
了解更多+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
了解更多+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
了解更多+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120,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
了解更多+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
了解更多+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
了解更多+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1. 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
了解更多+智慧校园的建设包括校园基础设施、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教学管理以及智慧教学服务5大部分,除···
了解更多+科技法庭是根据国家和最高法院发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满足庭审过程公开、公正、高效、真实、透明的要求,打···
了解更多+数据要素是指数据经过处理加工后,成为具有经济价值、能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生产要素。在医疗领域,医疗···
了解更多+AI医疗大模型,作为新一代医疗智能技术的核心代表,依托 Transformer 架构,以医疗高质量数···
了解更多+建筑智能化工程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指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
了解更多+河南省档案馆(新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总用地约46026.82平方米(合69.04亩),总建筑面···
了解更多+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作为国家首批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
了解更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阳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及国家胸部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
了解更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医院是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立雪路与提驾庄···
了解更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伊滨医院)位于洛阳市吉庆路以南、西棘街以东区域,总建筑···
了解更多+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位于洛阳市洛龙区文仲大道以东、开元大道以北,总投资约15.84亿元,规模建设为豫西···
了解更多+岗位职责:1.协助总经理调查研究、了解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供总经理决策;2.起草公···
了解更多+岗位职责:1.全面负责弱电智能化项目自实施准备至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把···
了解更多+岗位职责:1、负责弱电智能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制作 ;2、工程造价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等售前技术工作···
了解更多+岗位要求:1、统招大专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等IT行业经验,3年以上的同岗位管理经验···
了解更多+岗位职责:1.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所需材料及辅材的询价、谈判、采购、合同签订工作;2.定期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更多+岗位职责:1、负责项目部档案文件的归档、移交、借阅管理;2、负责工程资料、图纸的管理,工程文件的处理···
了解更多+《规划》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打造郑州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体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成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同时,前瞻30年,瞄准前沿新兴技术,加强6G、量子信息、类人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技术的创新研发与重大设施前瞻布局,将郑州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技术产业“新地标”。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郑州市以“三新”建设为方向,以专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通过实施3类信息新型基础设施、8类融合新型基础设施、1类创新新型基础设施(即“381”专项工程),建立动态重点项目库,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其中,新基建建设投资超过3000亿元。
据测算,郑州市“十四五”期间“新基建”重点项目将带动郑州市经济增长1.5万亿元,将为郑州市“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动能和支撑。
《规划》具体提出:
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开展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程,建立万物互联的一体化网络,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抢先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实施“3”个信息基础设施专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重点加强融合基础设施。开展八大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程,加大通用平台建设,推进数据集中共享,统筹谋划、共商共建共享,围绕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仓储物流、智慧能源等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发展新型经济性基础设施;围绕城市管理、智慧黄河、生活设施、数字乡村,全面推进建设新型社会性基础设施,在全国率先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发展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实施“8”个重点领域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加强前瞻布局,补强郑州市创新短板,争创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科教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建成立足中部、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高地。实施“1”个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专项,项目总投资达到1200亿元。
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紧抓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建设机遇,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推动信息产业和新产业业态的布局与发展,超前布局量子信息技术、类脑人工智能、硅基光电子、元宇宙等前沿技术,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全力实施新基建绿色低碳行动。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加强全市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节能降耗管控力度,鼓励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能源,推进新基建赋能社会各领域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