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范围广阔,涉及到所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当前,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重点应在工业、交通、能源、民生、环境、城市、农业农村等方面开展建设。具体来说,一是打造具备较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二是发展协同高效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三是构建清洁高效的智慧能源系统,四是建设先进普惠的智慧民生基础设施,五是形成绿色智慧的环境基础设施,六是建设智能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七是构筑系统完备的智慧农业农村设施体系。
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要沿着构建网络、创智赋能、普惠民生、注重协同的脉络,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设施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变革,逐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一、构筑网络,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融合基础设施的基础在“网”,即构建高速互联的信息传输网络,推动各领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网络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典型标志,也是融合基础设施的重点发展方面。当前,我国基础设施还普遍面临互联互通不够、数据共享不足等情况。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互联化的特点,将各行业、各领域的基础设施高效、安全的连接在一起,促进数据要素有效流动,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高效互联,推动整个基础设施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在2020年1月23日,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中联重科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紧急就近调度了超过110台处于最佳工况的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泵车等设备,有力支持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应该分领域逐步推进。在工业领域要建设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网络,促进各类工业设施的有效互联,实现对工业企业的提质、降本、减排、增效;在能源领域要构建多能协同的能源网络,构建坚强的能源互联网,带动能源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在环保领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整体监控和处置效率,为环保问题处置提供数据保障。
二、创智赋能,激发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价值
融合基础设施的精髓在“智”,即通过构建智能计算能力、部署智能计算方法,实现对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的感知汇聚和智能计算。智能化是当前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能够通过算法模型汇聚信息、固化知识、构筑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工作效率。新型基础设施将通过部署泛在的感知设备,收集监测基础设施的各项运行状态数据,汇集训练成为各类智能算法模型,进而开展各项辅助决策、自动运行、预测预警等智能化工作,推动各类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例如,许多电商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智能算法分析不同区域的热销产品,打造包括智能补货、智能仓储、智能派送在内的前置仓物流管理体系,将货物尤其是生鲜货物提前部署到热销的居民小区附近,真正满足消费者“所想即所得”的消费需求。
各领域的智能化改造重点不同。在能源领域要构建智能化的能源运行监测体系,实现能源供需信息的实时匹配和智能化响应,构筑更加智能、稳健、高效的能源监测和调度系统,为大规模的风光新能源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在环境资源设施方面要提升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能力,推进水利设施智慧化改造和联合调度,提升应对不确定条件下自然风险应对能力。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普惠民生,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融合基础设施的目标在“惠”,即通过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来提升城乡发展品质,提高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具有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大多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在民生领域,基础设施供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型基础设施中的数字基础设施弱化了空间限制,通过新技术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优质医疗、教育等民生供给均衡化。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各项技术具有持续改进和迭代的特点,催生出更多业态和模式,能够在民生领域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在为民众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增强公共服务的经济属性。例如,贵州省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了1543家乡镇医院和293家县以上公立医院,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普惠民生的重点应放在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等领域。在教育方面,重点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教育设施,并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实现远程教育和人工智能解题等功能,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破解教师编制不足、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在医疗领域,要推动医院等场所的5G覆盖,加快远程医疗能力和智慧医院基础,突破医疗资源分配空间界限,实现偏远地区的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同时,还应惠及广大农村地区,构筑系统完备的智慧农业农村设施体系,支持偏远农村地区宽带覆盖,利用信息化手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四、注重协同,促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融合基础设施的核心在“融”,即重视信息技术和传统设施的融合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基础设施充分利旧。新型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带动社会基础设施的联通联动,在云网端一体、新旧基础设施互补的新平台上,通过优化社会资源流动速度和配置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长沙的智慧公交示范线路通过对车辆和道路的智慧化改造,可实时将车辆、路况等信息通过5G传输至指挥调度中心,经智能云计算再次反馈至智能公交的决策控制器,实现车辆的智能驾驶,为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探索了新的模式。
工业和交通领域应作为信息技术和传统设施的融合协同发展的亮点。在工业领域,要加快工业制造体系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融合集成发展,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提质换档。在交通领域,一方面强调能源与交通系统融合发展,统筹部署智能充电桩、充换电站等设施,推动基于新能源的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另一方面,要强化车路协同,汇聚道路感知数据、汽车运行数据和城市交通数据,推动智慧道路系统和智能网联车的协同发展,实现城市级智能化交通体系。